北宋时期的两京都城,北宋开封异常繁华
市场上的商品既有来自国内各地的百货,也有来自国外的各种商品。营业时间不受限制,除白天营业外,还有夜市和晓市。城内另有固定市场和定期集市。其中大相国寺每月开放五次,规模很大。市内还出现了“瓦子”,里面有“勾栏”、酒肆和茶楼,还有说书、演戏的,成为娱乐的中心。宋人张择端所画《清明上河图》,就是当时城市商业繁荣的艺术反映。
那时的开封水运十分兴隆,贯穿全城的水道有四条,即汴河、惠民河、五丈河、金水河。当时汴河一路,每年从江南运往京城的粮食就有五百万石到七百万石之多。宋神宗时,由于宋朝开始导洛入汴水利工程,从汴口往西开渠五十里,引伊洛河水入汴河,水深一丈,使汴河与伊洛河相互沟通,东西横贯全河南省境内,成为当时最重要的交通大动脉。从开封向北,可通辽国的燕京;从开封往西,经郑州、西京、陕西的京兆府;向西南,经许吕、邓州、襄阳、江陵,直达湖南和两广;往东可达山东沿海各地。那时的开封是一个开放的都市,宗教文化门类多、规模大、知名度高。
久负盛名的历代皇家寺院大相国寺、建于北宋供奉佛舍利的开宝寺铁塔、天清寺繁塔、三大道观之一的延庆观、自春秋保存至今的禹王台、兴国寺塔、大云寺塔、东大寺、古观音寺、天主教河南总修院以及建于民国初年的全省首家女子寺院宝珠寺等,宗教门类齐全。尤其是相国寺是开封历史上一座有名的寺院,中国许多优秀的古典小说,如《水浒传》、《西游记》等,都曾编写过有关相国寺的故事,历经千年,至今香火不断。
北宋开封的繁华盛景,除了文字记载外,最著名的就是《清明上河图》。它像一部纪录片,真实生动地展现了八百年前北宋东京的生活情景和社会风貌,成为后人研究北宋时各种社会风情和人文历史的珍贵史料。在开封的历史链条中,名人众多,如蔡邕、蔡文姬、蔡漠、阮籍、崔颢、钟嗣成、王延相等在开封写下了各自的一页。“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的唱词唱响了大江南北,一代清官包拯为民申冤的故事家喻户晓。满门忠烈的杨家将、民族英雄岳飞、图强变法的王安石、一代清官张伯行等脍炙人口的故事流传至今。近代又哺育了范文澜、冯友兰、尹达、邓拓、姚雪垠、穆青等,令人敬仰。
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到北宋出现了新的转折。北宋以前的城市,一般是坊、市分区,即住宅区与商业区严格分开。北宋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彻底打破了“坊”、“市”的界线,商店可以随处开设,不再采取集中的方式。
北宋时期,由于旧坊制被打破,城市中行业分区性逐渐消失,因此行会的地位更显重要,组织更加严密。唐朝时,有些城市商业区域扩大到城外,叫做草市,北宋时更加发展。农村中还有定期开放的小市,北方叫做集,南方叫做墟或赶场。在草市或集、墟的贸易中,农产品和布帛竹木器等日用品占大宗,也有一些生产工具的交易。有些草市或集、墟在交换发达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固定的市镇。市镇是城市和乡村的桥梁,它的发展,有利于商品经济的繁荣。
-
日出入行 李白 日出东方隈,似从地底来。 历天又入海,六龙所舍安在哉? 其始与终古不息。 人非元气安能与之久裴回。 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 谁挥
-
八月十五夜玩月 栖白 寻常三五夜,不是不婵娟。 及至中秋满,还胜别夜圆。 清光凝有露,皓魄爽无烟。 自古人皆望,年来又一年。 作者简介: 栖白,唐代越中诗
-
包拯,古往今来知名度很高的官员,也是个贤人。在老百姓心目中永恒的“包青天”。随着戏曲、电视剧的传播,包公的形象早已经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然而,包公的故事更多是传说,更多是老百姓盼望清官的
-
鹧鸪天 周紫芝 一点残红欲尽时。 乍凉秋气满屏帏。 梧桐叶上三更雨, 叶叶声声是别离。 调宝瑟,拨金猊, 那时同唱鹧鸪词。 如今风雨西楼夜,
-
春秋战国,是一个战乱蜂起的时代,也是一个诸子百家争鸣的时代,更是一个好色成风的时代,就连堂堂一国之君的齐宣王就毫无隐讳地说:“寡人有疾,寡人好色”。而“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作品赏析[注释](1)不值:没有碰见。(2)应:大概。屐[音“季”]齿:木头鞋子的齿。[译文]趁春日天气晴好,外出会友。也许是园主人爱
-
水陌轻寒,社公雨足东风慢。定巢新燕。湿雨穿花转。象尺熏炉,拂晓停针线。愁蛾浅。飞红零乱。侧卧珠帘卷。
-
中华传统学术文化博大精深,既体现为不同时间形态而波澜迭起的历史学术思潮,又体现为不同空间形态而风姿各异的地域学术传统。“湘学”就是中华传统学术文化的地域化形态之一。 湘学研究的历史
-
木兰花晏殊 燕鸿过后莺归去,细算浮生千万绪。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 闻琴解佩神仙侣,挽断罗衣留不祝劝君莫作独醒人,烂醉花间应有数。
-
瘦马驮诗天一涯,倦鸟呼愁村数家。扑头飞柳花,与人添鬓华。 作品赏析【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