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酺字孟侯,汝南细阳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元和二年,东巡狩,幸东郡,引酺及门生并郡县掾史并会庭中。帝先备弟子之仪,使酺讲《尚书》一篇,然后修君臣之礼。赏赐殊特,莫不沾洽。酺视事十五年,和帝初,迁魏郡太守。永元五年,迁酺为太仆。数月,代尹睦为太尉。数上疏以疾乞身,荐魏郡太守徐防自代。帝不许,使中黄门问病,加以珍羞,赐钱三十万。酺虽在公位,而父常居田里,酺每有迁职,辄一诣京师。尝来候酺,适会岁节,公卿罢朝,俱诣酺府奉酒上寿,极欢卒日,众人皆庆羡之。及父卒,既葬,诏遣使赍牛酒为释服。酺归里舍,谢遣诸生,闭门不通宾客。左中郎将何敞及言事者多讼酺公忠,帝亦雅重之。十六年,复拜为光禄勋。数月,代鲁恭为司徒。月余薨。乘舆缟素临吊,赐冢茔地,赗②赠恩宠异于它相。酺病临危,敕其子曰:“显节陵③埽地露祭,欲率天下以俭。吾为三公,既不能宣扬王化,令吏人从制,岂可不务节约乎?其无起祠堂,可作槁盖庑,施祭其下而已。”
(选自《后汉书•袁张韩周列传第三十五》,有删改)
【注】①四姓小侯:指东汉明帝外戚樊、郭、阴、马四姓的子弟。②赗:fèng,送财物等给人办丧事。③显节陵:东汉明帝的陵墓。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敖子寿/封细阳之池阳乡后/废/因家焉/酺少/从祖父充/受《尚书》能传其业/又事太常桓荣勤力不怠/聚 徒以百数/
B.敖子寿/封细阳之池阳乡后/废/因家焉/酺少从祖父充受《尚书》/能传其业/又事太常桓荣/勤力不怠聚徒/以百数/
C.敖子寿/封细阳之池阳乡/后废/因家焉/酺少从祖父充受《尚书》/能传其业/又事太常桓荣/勤力不怠/聚徒以百数/
D.敖子寿/封细阳之池阳乡/后废/因家焉/酺少/从祖父充/受《尚书》能传其业/又事太常桓荣勤力不怠聚徒/以百数/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永平为帝王年号,此为帝王年号纪年法,而“显宗”“ 肃宗”则为帝王庙号。
B.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加上《乐经》合称六艺。
C.在东汉时期,称儒学宗师亲自授业的人为弟子,转相传授的人为门生。
D.司徒是古时重要官职,掌管刑事,汉代以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为三公。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酺传承家学,读经年久学深。他学过《尚书》,又用《尚书》教授太子等皇家子弟,受到皇帝肯定,不仅升迁了官位而且得到了赏赐。
B.张酺质朴正直 ,处理事务刚断。他在为皇帝讲解经典之余,屡有匡正朝廷过失的言论,作为官员到任后,就提拔义勇之人以搏击豪强。
C.张酺颇有政声,受到时人称赞。他为官时,皇帝对他敬重,请他教授太子,在回家乡后谢绝宾客,受到朝中何敞等人的称颂。
D.张酺修身垂范,要求死后俭葬。他在病危时,命儿子听令,自己身为三公要努力节俭节省,可以修个草屋祭祀而不用建造祠堂。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帝不许,使中黄门问病,加以珍羞,赐钱三十万。(5分)
(2)酺虽在公位,而父常居田里,酺每有迁职,辄一诣京师。(5分)
参考答案
10.C
11.D
12.A
13.(1)皇上不允许,派遣中黄门探问病情,加赐珍馐,赏钱三十万。
(2)张酺虽 身居公位,而父亲却常住老家,张酺每次职务变动,他的父亲就到京师一次。
【参考译文】
张酺字孟侯,汝南细阳人,是赵王张敖的后代。张敖之子叫张寿,被封在细阳的池阳乡,后来被废,于是在此安家。张酺年少时跟从祖父张充学习《尚 书》,能继承他的学业,又侍奉太常桓荣,勤恳不懈怠,聚集门生上百人。永平九年,显宗为外戚四姓家族子弟在南宫开办学校,聘请《五经》教师。张酺用《尚书》教授门徒,几次在御前讲学。因辩论诘难符合皇帝的意旨,被授予郎官,赐给车马衣裳,于是皇帝命他入宫教授皇太子。张酺为人质朴正直, 遵守经义,每次侍讲之余,几次发表匡正过失的言论,因为严肃而使人害怕。等到肃宗即位,他提升张酺做侍中、虎贲中郎将。张酺虽是儒生,但性格刚毅果断。到任后便提拔义勇之人,打击地方上的豪强势力。长吏中有杀盗徒的,张酺就查处他们,认为令长受赃,还不至于判定死罪,盗徒都是饥寒的雇工,为什么对他们要用极法呢!元和二年,皇帝向东巡狩,巡幸东郡,召见张酺和他的门生及郡县掾史在庭中集会。皇帝先履行弟子的礼仪,请张酺讲《尚书》一篇,然后让张酺自己履行君臣的礼节。(皇帝对张酺的)赏赐尊贵,(群臣)没有人不跟着沾光。张酺做官十五年,和帝初年,升任魏郡太守。永元五年,升迁为太仆。数月后,代替尹睦为太尉。几次上奏章托病请求退职,推荐魏郡太守徐防代替自己。皇上不允许,派遣中黄门探问病情,加赐珍馐,赏钱三十万。张酺虽身居公位,而父亲却常住老家,张酺每次职务变动,他的父亲就到京师一次。曾经(他父亲)来看张酺时,正好遇到岁节,公卿罢朝之后,都到张酺的府上敬酒祝寿,尽欢一天,众人都庆贺、羡慕他。等到他的父亲死后,安葬过了,皇帝派遣使者带着牛肉、酒食为他解除丧服。张酺回到家乡,辞别遣散门生,闭门不和宾客交往。左中郎将何敞和朝中谏官们多数称赞他有公忠的节义,皇帝也很敬重他。十六年,张酺再次被授光禄勋。几个月后,张酺代替鲁恭担任司徒。过了一个多月,张酺死去。皇帝身着素服乘车前去吊唁,赐给坟冢茔地,赏赐的恩宠不同于其他公卿。张酺在病危时,命令他的儿子说:“汉明帝的显节陵扫地露天祭祀,是想为天下做出勤俭的表率。我身为三公,不能宣扬君主的教化,使官吏遵从制度,怎么能不努力节俭节省呢?不要修建祠堂,可以修个草房子,在它的下面祭祀就行了。”
-
《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
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
-
西城别墅记 王士祯 西城别墅者,先曾祖父司徒府君西园之一隅也。 初,万历中府君以户部左侍郎乞归养,经始此园于里第之西南,岁久废为人居,唯西南一隅小山尚存。山上有亭,曰石
-
枫林已愁暮,楚水复堪悲。别后冷山月,清猿无断时。
-
《豫让论》是明代文学家方孝孺的创作的一篇论史散文。文章标新立异,从传统儒家思想出发,对豫让进行了批评。这篇散文旨在说明不能“扶危于未乱,而捐躯于既败者,不足以当国
-
名句积累。 (1)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中,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表达对“开元全盛日”的无限眷恋的两句是: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2)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中
-
太史公《自序》:“年十岁,诵古文。”周以前书皆是也。自魏、晋以后,藻绘之文兴,至唐韩氏起八代之衰[2],然后学者以先秦盛汉辨理论事质而不芜者为古文[3],盖六经及孔子、孟子之书之支流余肄也[4]。我国
-
梦见抱小宝宝,得此梦,辛金之象征,财运旺盛者,事业可得他人信任,求财之人不可与他人纠葛过多,凡事做事细致,一丝不苟,可得以好运相随。如做此梦,得他人相助,更有贵人之提拔,财运颇为顺利之征兆。秋天梦之吉
-
语义说明:比喻爱一个人也连带地关爱与他有关的一切。 使用类别:用在「喜爱关怀」的表述上。 爱屋及乌造句:01你爱你的妹妹,也该爱屋及乌,喜欢她的朋友才好! 02因为哥哥是杰出校友,老师爱屋及乌,对我也
-
山坡羊·燕城述怀 刘致 云山有意。轩裳无计。 被西风吹断功名泪。 去来兮。便休提。 青山尽解招人醉。 得失到头皆物理。 得。他命里。 失。咱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