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张邵,字才彦,乌江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09-01 23:33:30阅读:471
张邵,字才彦,乌江人。登宣和三年上舍第。建炎元年,为衢州司刑曹事。会诏求直言,邵上疏曰:“有中原之形势,有东南之形势。今纵未能遽争中原,宜进都金陵,因江、淮、蜀、闽之资,以图恢复,不应退自削弱。”三年,金人南侵,诏求可至军前者,邵慨然请行,转五官,直龙图阁,假礼部尚书,充通问使,武官杨宪副之,即日就道。至濰州,接伴使置酒张乐,邵曰:“二.帝.北迁,邵为臣子,所不忍听,请止乐。”至于三四,闻者泣下。翌日,见左监军挞揽,命邵拜,邵曰:“监军与邵为南北朝从臣,无相拜礼。”且以书抵之曰兵不在强弱在曲直宣和以来我非无兵也帅臣初开边隙谋臣复启兵端是以大国能胜之    厥后伪楚僭 立,群盗蜂起,曾几何时,电扫无余,是天意人心未厌宋德也。今大国复裂地以封刘豫,穷兵不已,曲有在矣。”挞揽怒,取国书去,执邵送密州,囚于祚山砦。明年,又送邵于刘豫,使用之。邵见刘豫,长.揖.而已,又呼为“殿院”,责以君臣大义,词气俱厉,豫怒,械置于狱,杨宪遂降。豫知邵不屈,久之,复送于金。金尝大赦,许宋使者自便还乡,人人多占籍淮北,冀幸南归。惟邵与洪皓、朱弁言家在江南。十三年,和议成,南归。八月,入见,奏前后使者如陈过庭、司马朴、崔纵皆殁异域未褒赠者,乞早颁恤典。邵并携崔纵柩归其家。十九年,以敷文阁待制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知池州,再奉祠卒,年六十一。累赠少师。邵负气,遇事慷慨,常以功名自许,出使囚徙,屡濒于死。有文集十卷。
(节选自《宋史•张邵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且以书抵之曰/兵不在强/弱在曲直/宣和以来/我非无兵也/帅臣初开/边隙谋臣复启兵 端/是以大国能胜之/
B.且以书抵之曰/兵不在强/弱在曲直/宣和以来/我非无兵也/帅臣初开边隙/谋臣复启兵端/是以大国能胜之/
C.且以书抵之曰/兵不在强弱/在曲直/宣和以来/我非无兵也/帅臣初开/边隙谋臣复启兵端/是以大国能胜之/
D.且以书抵之曰/兵不在强弱/在曲直/宣和以来/我非无兵也/帅臣初开边隙/谋臣复启兵端/是以大国能胜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元年指古代指帝王即位的第一年,每个帝王在位只能拥有一个元年。
B.“直阁”是宋官名,凡久任馆阁者必选直阁,才能够提拔至待制之职。
C.“二帝”指的是在靖康之乱中被金兵掳去的宋徽宗和宋钦宗两个皇帝。
D.长揖,古代一种拱手高举、自上而下的相见礼,多数用于平辈之间。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张邵直陈时局,有见识。他任衢州司刑曹事职时,就上疏直陈中原和东南的形势,主张朝廷不应退缩而削弱自己。
B.张邵忠于宋室,能据理力争。金兵南侵时,他主动要求出使金营,因感二帝遭遇不忍听乐,与金人谈判时据理力争。
C.张邵是非分明,威武不屈。他直呼刘豫为“殿院”,用君臣大义严厉谴责他;杨宪受利诱而投降,但他始终不屈服。
D.张邵不愿偷生,有情有义。金曾让宋使者还乡,他不愿偷生淮北,就说家在江南;南归后,他亲自将崔纵的棺材送回。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今大国复裂地以封刘豫,穷兵不已,曲有在矣。
(2)邵负气,遇事慷慨,常以功名自许,出使囚徙,屡濒于死。

参考答案
10.(3       分)D(且以书抵之曰:“兵不在强弱,在曲直。宣和以来,我非无兵也,帅臣初开 边隙,谋臣复启兵端,是以大国能胜之.。”)
11.(3       分)A(元年,既可指帝王即位的第一年,也可指帝王改换年号的第一年。因此,每 个帝王可拥有多个元年)
12.(3     分)C(杨宪不堪邢狱投降,而不是受利诱而投降)
13.(10 分)
(1)现在贵国又割地而封刘豫,进行战事没完没了,就理曲了。 大意 3 分;“裂地”“不已”各 1 分。
(2)张邵不肯屈居人下,遇事慷慨激昂,常以功名自许,出使期间被囚禁迁徙,多次濒于死亡。
大意 3 分;“囚徙”“屡”各 1 分。

【参考译文】
张邵字才彦,乌江人。宣和三年上舍生及第。建炎元年,任衢州司刑曹事。恰逢皇上下诏求直言,张邵上疏说:“有中原的形势,有东南的形势。现在纵然未能迅速争取中原,也应该进都金陵,以江淮蜀闽的财富,图谋恢复大业,不应退缩而削弱自己。”三年,金兵南侵,皇上下诏可以到金军前的人,张邵情绪激昂地请求前往,转升五级武官官阶,直龙图阁,临时授任礼部尚书,充当通问使,武臣杨宪为副使,当天上路。到了潍州,接伴使摆酒奏乐,张邵说:“二帝北迁,张邵身为臣子,不忍心听,请停止奏乐。”说了三四次,听见的人都哭泣。第二天,见左监军挞揽,命令张邵下拜,张邵说:“监军与张邵是南北两朝从臣,没有拜见的礼节。”并且把国书授给他说:“兵不在强弱,在于理之曲直。宣和以来,我朝不是没有兵力,帅臣初开边衅,谋臣又启兵端,所以贵国能取胜。其后伪楚建立,群盗蜂起,曾几何时,电扫无余,这是天意人心没有厌弃宋德。现在贵国又割地而封刘豫,进行战事没完没了,就理曲了。”挞揽大怒,拿着国书离去,把张邵押送密州,囚禁在祚山寨。第二年,又把张邵送到刘豫处,让刘豫任用他。张邵见刘豫,仅长揖而已,又称他为“殿院”,用君臣大义谴责他,言词神气都很严厉。刘豫很生气,加上刑具把他投入狱中,杨宪就投降了。刘豫知道张邵不屈服,过了很久,又把他送给金。金曾大赦,允许宋使者自便还乡,人人多在淮北落户,希望有机会稍往南迁。独有张邵与洪皓、朱弁言说家在江南。十三年,和议达成,南归。八月,入朝见皇上,上奏前后使者如陈过庭、司马朴、崔纵都死在异域而没有奖励赠官,请求早日颁布抚恤恩典。张邵同时带回崔纵的棺材并送到他家。十九年,以敷文阁待制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任池州知州,再次为祠禄官去世,享年六十一岁。多次追赠至少师。张邵不肯屈居人下,遇事慷慨激昂,常以功名自许,出使期间囚禁迁徙,多次濒于死亡。有文集十卷。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正始·(清)顾炎武

    正始魏明帝殂,少帝即位,改元正始,凡九年。其十年,则太傅司马懿杀大将军曹爽,而魏之大权移矣。三国鼎立,至此垂三十年,一时名士风流盛于洛下。乃其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视其主之颠危若路人然,即

  • 全祖望《梅花岭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梅花岭记 〔清〕全祖望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督相史忠烈公①知势不可为,集诸将而语之曰:“吾誓与城为殉,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期成

  • “刘平字公子,楚郡彭城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刘平字公子,楚郡彭城人也。王莽时为郡吏,政教①大行。其后每属县有剧贼,辄令平守之,所至皆理,由是一郡称其能。 更始时,天下乱,平弟仲为贼所杀。其后贼复忽然而至,平扶侍其母,奔

  • “韩偓,字致光,京兆万年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韩偓,字致光,京兆万年人。擢进士第,佐河中幕府。召拜左拾遗,以疾解。宰相崔胤判度支,表以自副。王溥荐为翰林学士。偓尝与胤定策诛刘季述,昭宗反正,为功臣。帝疾宦人骄横,欲尽去之。

  • 高中课文文言文张骞

    高中课文文言文张骞   张骞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被誉为“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他将中原文明传播至西域,又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麻等物

  • 王实甫《越调 斗鹌鹑》全诗赏析

    闲对着绿树青山,消遣我烦心倦目。潜入那水国渔乡,早跳出龙潭虎窟。披着领箬笠蓑衣,堤防他斜风细雨。长则是琴一张酒一壶。自饮自斟,自歌自舞。

  • 文言文句子阅读及翻译

    文言文60句 1今因其迫急,以德怀之,庶能有用。(5分) 2训初厚于马氏,不为诸窦所亲,及宪诛,故不离其祸。(5分) 3又以中尉属官不悉称职,讽求改革。诏委改选,务尽才能。 4)初,显构会刺史

  •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杜牧《叹花》赏析

    叹花 杜牧 自是寻春去校迟, 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 绿叶成阴子满枝。 杜牧诗鉴赏 这首诗的文字一作:“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未开时

  • 《九疑山图记》阅读答案及翻译

    九疑山图记 ①九疑山方二千余里,四州各近一隅。世称九峰相似,望而疑之,谓之九疑。 ②九峰殊极高大,远望皆可见也。彼如嵩、华之峻崎,衡、岱之方广,在九峰之下,磊磊然如布棋石者,

  • 归有光《真义堂记》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昆山治之西,有地名真义。其水曰真义浦,其里曰真义村。太湖之水,遶①郡城娄门东出,经昆山入海。自昔湖瀼②相连,茫然巨浸,疑古之所谓三江、五湖,或有在于此者。其后通漕筑塘,水迹之非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