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全诗赏析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或天宝十四载(755年),当时岑参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判官。这期间,封常清曾几次出兵作战。岑参对当时征战的艰苦、胜利的欢乐,都有比较深的体会,曾经写了不少诗歌来反映。这是岑参封常清出兵西征而创作的送行诗,与《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系同一时期、为同一事件、馈赠同一对象之作。
译文:
您难道不曾看见吗?那辽阔的走马川紧靠着雪海边缘,茫茫无边的黄沙连接云天。
轮台九月整夜里狂风怒号,走马川的碎石块块大如斗,狂风吹得斗大乱石满地走。
这时匈奴牧草繁茂军马肥,侵入金山西面烟尘滚滚飞,汉家的大将率兵开始征西。
将军身着铠甲夜里也不脱,半夜行军戈矛彼此相碰撞,凛冽寒风吹到脸上如刀割。
马毛挂着雪花还汗气蒸腾,五花马的身上转眼结成冰,营幕中写檄文砚墨也冻凝。
敌军听到大军出征应胆惊,料他不敢与我们短兵相接,我就在车师西门等待报捷。
鉴赏: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是岑参创作的一首雄奇豪壮的边塞诗。此诗抓住有边地特征的景物来状写环境的艰险,从而衬托士卒们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开首极力渲染环境恶劣、风沙遮天蔽日。岑参诗的特点是意奇语奇,尤其是边塞之作,奇气益着。诗中运用了比喻、夸张等艺术手法,写得惊心动魄,绘声绘色。全诗韵位密集,换韵频数,节奏急促有力,情韵灵活流宕,声调激越豪壮,有如音乐中的进行曲。岑参的诗想像丰富,意境新奇,气势磅礴,风格奇峭,词采瑰丽,具有浪漫主义特色,爱国诗人陆游曾称赞说:“以为太白、子美之后一人而已”。(《渭南文集·跋岑嘉州诗集》)
这首诗主要表现了军队在莽莽沙海、风吼冰冻的夜晚进军情景。环境虽然恶劣,但将士们却充满着高昂的战斗气志。
为了表现边防将士高昂的爱国精神,诗人用了反衬手法,抓住有边地特征的景物来状写环境的艰险,极力渲染、夸张环境的恶劣,来突出人物不畏艰险的精神。诗中运用了比喻、夸张等艺术手法,写得惊心动魄,绘声绘色,热情奔放,气势昂扬。
首先围绕“风”字落笔,描写出征的自然环境。这次出征将经过走马川、雪海边,穿进戈壁沙漠。“平沙莽莽黄入天”,这是典型的绝域风沙景色,狂风怒卷,黄沙飞扬,遮天蔽日,迷迷蒙蒙,一派混沌的景象。开头三句无一“风”字,但捕捉住了风“色”,把风的猛烈写得历历在目。这是白天的景象。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对风由暗写转入明写,行军由白日而入黑夜,风“色”是看不见了,便转到写风声。狂风像发疯的野兽,在怒吼,在咆哮,“吼”字形象地显示了风猛风大。接着又通过写石头来写风。斗大的石头,居然被风吹得满地滚动,再着一“乱”字,就更表现出风的狂暴。“平沙莽莽”句写天,“石乱走”句写地,三言两语就把环境的险恶生动地勾勒出来了。
下面写匈奴利用草黄马肥的时机发动了进攻,“金山西见烟尘飞”中“烟尘飞”三字,形容报警的烽烟同匈奴铁骑卷起的尘土一起飞扬,既表现了匈奴军旅的气势,也说明了唐军早有戒备。下面,诗由造境转而写人,诗歌的主人公——顶风冒寒前进着的唐军将士出现了。诗人很善于抓住典型的环境和细节来描写唐军将士勇武无敌的飒爽英姿。如环境是夜间,“将军金甲夜不脱”,以夜不脱甲,写将军重任在肩,以身作则。“半夜军行戈相拨”写半夜行军,从“戈相拨”的细节可以想见夜晚一片漆黑,和大军衔枚疾走、军容整肃严明的情景。写边地的严寒,不写千丈之坚冰,而是通过几个细节来描写来表现的。“风头如刀面如割”,呼应前面风的描写;同时也是大漠行军最真切的感受。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战马在寒风中奔驰,那蒸腾的汗水,立刻在马毛上凝结成冰。诗人抓住了马身上那凝而又化、化而又凝的汗水进行细致的刻画,以少胜多,充分渲染了天气的严寒,环境的艰苦和临战的紧张气氛。“幕中草檄砚水凝”,军幕中起草檄文时,发现连砚水也冻结了。诗人巧妙地抓住了这个细节,笔墨酣畅地表现出将士们斗风傲雪的战斗豪情。这样的军队必然无人能敌。这就引出了最后三句,料想敌军闻风丧胆,预祝凯旋而归,行文就象水到渠成一样自然。
全篇奇句豪气,风发泉涌,由于诗人有边疆生活的亲身体验,因而此诗能“奇而入理”,“奇而实确”,真实动人。
全诗句句用韵,除开头两句外,三句一转韵,这在七言古诗中是不多见的。全诗韵位密集,换韵频数,节奏急促有力,情韵灵活流宕,声调激越豪壮,有如音乐中的进行曲。
名家点评:
《唐贤三昧集笺注》:第一解二句,余皆三句一解,格法甚奇。“大如斗”者尚谓之“碎石”,是极写风势,此见用字之诀。奇句,亦是用字之妙(“马毛带雪”二句下)。其精悍处似独辟一面目,杜亦未有此。老杜《饮中八仙歌》中,多甲三句一解而不换韵,此首六解换韵,平仄互用,别自一奇格也。
《唐诗别裁》:势险节短。句句用韵,三句一转、此《峄山碑》文法也,《唐中兴颂》亦然。
《网师园唐诗笺》:奇景以奇结状出(“一川碎石”句下)。险绝怕绝,中夜读之,毛发竖起。逐句用韵,每三句一转,促节危弦,无诘屈赘牙之病,嘉州之所以颉颃李、杜,而超出于樊宗师、卢仝辈也。
《唐贤清雅集》:才作起笔,忽然陡插“风吼”、“石走”三句,最奇。下略平叙舒其气,复用“马毛带雪”三句,跌荡一番。急以促节收住,微见颂扬,神完气固。谋篇之妙,与《白雪歌》同工异曲,三句一转都用韵,是一格。
《昭昧詹言》:奇才奇气,风发泉涌。“平沙”句,奇句。
-
藏头诗是古诗中的一种形式,一般藏头诗是指在一首诗的每一句的开头有意安排一个字,使各句首字相连能表达出特殊的含意,而又不影响整诗所表达的意思。但有一种藏头诗,每句的头一个字藏在上一句的最后一个字之中
-
墨池记 曾巩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方
-
美国当地时间12月17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科学公共图书馆-综合》在线发表了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中国西南晚更新世与古老型人类有密切关系的人类股骨》。
-
昭华夜醮连清曙,金殿霓旌笼瑞雾。九枝擎烛灿繁星,百和焚春抽翠缕。香罗荐地延真驭,万乘凝旒听秘语。卜年无用考灵龟,从此乾坤齐历数。
-
公元1676年,即康熙十五年,正值三藩之乱的时节,清朝廷在各地大量用兵,兵饷骤然上升,财政收入有限,“军需浩繁,国用不足”,于是加税。据清人笔记《阅世编》记载,当年清廷规定,民间无论拥有房
-
儒家是中国最有影响的思想学派,儒家的思想也被称为儒学和儒教,由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所创,儒家所著的各种书籍中有很多经典语录,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儒家经典语录大全: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
-
妙手写徽真,水翦双眸点绛唇,疑是昔年窥宋玉。东邻,只露墙头一半身。往事已酸辛,谁记当年翠黛颦,尽道有些堪恨处。无情,任是无情也动人。 作品赏析【注释】:首句为“妙手写徽真”,点出所题者即是高明肖像画
-
青色是一种美丽而忧伤的颜色。青青子衿,就能波动人心中思念的人;青青杨柳,总会勾起送客离别的场景。在满眼青色的季节里,洒满了离情和伤感。 《国风·郑风·子衿》 【唐】无名氏 青
-
大器晚成,原意是铸造越大个头的铸件(如鼎、钟)所需要冷却凝固时间就越长,冷却时间足够长,铸件方能“成器”。现指能担当重任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较晚。 解释:大器:比喻大才
-
忆鄱阳旧游① 顾况 悠悠南国思②,夜向江南泊③。 楚客断肠时④,月明枫子落⑤。 作者简介: 顾况(约725—约814),字逋翁。苏州海盐(今属浙江)人。肃宗至德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