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碧山锦树明秋霁)
【青玉案】
碧山锦树明秋霁。 路转陡,疑无地。 忽有人家临曲水。 竹篱茅舍, 酒旗沙岸, 一簇成村市。
凄凉只恐乡心起。 凤楼远、 回头谩凝睇。 何处今宵孤馆里, 一声征雁, 半窗残月, 总是离人泪。
【qīng yù àn 】
bì shān jǐn shù míng qiū jì 。 lù zhuǎn dǒu ,yí wú dì 。 hū yǒu rén jiā lín qǔ shuǐ 。 zhú lí máo shě , jiǔ qí shā àn , yī cù chéng cūn shì 。
qī liáng zhī kǒng xiāng xīn qǐ 。 fèng lóu yuǎn 、 huí tóu màn níng dì 。 hé chù jīn xiāo gū guǎn lǐ , yī shēng zhēng yàn , bàn chuāng cán yuè , zǒng shì lí rén lèi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赏析
“碧山锦树明秋霁”,首句点出行旅的节令和境地。秋雨初晴,秋空如洗,显得青山红树分外明丽。锦树,指秋霜染红的树木。一肩行李,秋色如画,雨后的晴光更给这幅秋山行旅图增添了欢快的亮色。此词意抒写旅愁,却先欢乐之景,遥映后文,以形成节奏的变化和情绪的跌宕。“疑无地。”行行之际,山路转陡,几疑路穷。
这种“山穷水复疑无路”的感觉,正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前奏,而旅行者的乐趣亦莫过于此。果然,“忽有人家临曲水。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这四句写忽然之间惊喜的发现。行文开合顿挫,饶有风致。它看似景语,却包孕着丰富的情感内涵和微妙的心理变化过程。作者先写竹篱茅舍的临水人家,岸边迎风轻扬的酒旗,远处错错落落的烟村,宁静安详而富有人情味,使旅人感到一种有所依托的温暖和慰藉。然而眼前这如画的烟村,又不期然地成为思乡的触媒,于是正当惊喜凝望之际,一缕乡思又从心底萌生。
过片“凄凉只恐乡心起”领起下文。“凄凉”二字,形容一掬“乡心”的况味:“只恐”二字妙。拓开一步,欲防范而不能,似未然而实不期然而然。处此境地,“心”不由已,透过一层来写乡思之撩人,笔意更觉深挚。“凤楼远、回头谩凝睇。”凤楼,妇女居处。这里指家中的妻子。凝睇,凝神而望。谩,徒然、空自。这两句感叹路远人遥,视线难及,纵然回头凝望,也是徒劳。这就点明了“乡心”的具体内涵,并对“凄凉只恐乡心起”作了第一层回应和铺染。接着运笔入虚,从望乡的怅惘转入今宵旅宿的孤寂情景。“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全从揣想着笔,身未一一经而心先历历想,念念及此,不禁黯然伤神。这是对“凄凉只恐乡心起”的第二层回应和铺染。“一声征雁”,使人想到一字抵千金的家书,又自然会发出“雁归人未归”的感喟:“半窗残月”,则使人想见“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的梦后惆怅之情。总之,独宿孤馆,乡思盈怀,所闻所见,无不献愁供恨,催人泪下。这四句与上片“忽有人家临曲水。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四句遥相映照,前后相连相生,全词和谐化一。
这首词上片写景,而景中寓情,貌似明丽而实已为下文转写乡愁埋下伏笔。过片承转十分自然,直领下片,写来吞吐曲折,虚实错综,极尽铺染之能事。而此词更妙之处于结句,既回应前文,又点句话了全篇。
阅读答案
问题:
1.上片后四句写景,包含了词人哪些丰富而微妙的情感变化?请结合诗句简要说明。
2.简要分析“凄凉只恐乡心起”一句在词中的作用。
3.上片后四句写景,描绘了怎样一幅图景?试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
问题一答案:①先是忽然看到临水人家的惊喜;②接着写宁静安详的烟村给词人带来的一种有所依托的温暖和慰藉;③同时,眼前如画的烟村,也触发了词人一缕思乡之情。
问题二答案:(1)内容上:点明了题旨——旅愁乡思;(2)结构上:承上启下 ①承接上片写景,点出旅愁乡思的主题;②领起下文,抒写独宿孤馆,乡思盈怀的惆怅之情。
问题三答案:后四句通过人家、竹篱、酒旗等意象,描绘了秋季烟村一幅宁静安详的图景。先是忽然看到临水人家的惊喜,接着写眼前如画的烟村给词人带来的一种有所依托安详、宁静的图景。(1)上片后四句写景,却景中含情,试结合具体诗句简要说明其中包含哪些感情?答:①有忽然看到临水人家的惊喜之情,②有宁静安详的烟村给词人带来的一种有所依托的温暖和慰藉之情,③也有因眼前如画的烟村,而触发的词人思乡之情。(2)“碧山锦树明秋霁”的景物描写与整首词的情感是否一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不一致。首句描写的是一幅欢快亮色的秋山行旅图,此词意在抒写旅愁,却于开头弹出一串欢快的音符,以形成节奏的变化和情绪的跌宕。(答出“以乐景衬哀情”亦可得分。)(1)请简要分析首句“碧山锦树明秋霁”的作用。①点明季节:秋季;②描绘了行旅过程中的景色:雨后初晴,青山红树分外明丽;③与下文抒发旅行中的凄凉之情呼应(铺垫),乐景衬哀情。(2)请赏析“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运用借景抒情、想象、虚写、对偶(任答两点得2分),词人想象自己夜间独宿孤馆,借雁声、残月抒发深沉的思乡之情。(3)有人评价本词“情绪跌宕”,请结合诗句写出诗人心理变化的过程。①先是写秋雨后明丽的景色下,山路陡转,心中产生无路可走的疑虑;②接着写忽然看到临水人家的惊喜,③再写宁静安详的烟村给词人带的一种有所依托的温暖和慰藉④最后写眼前如画的烟村,触发了词人的思乡之情,内心凄凉。
作者介绍
曹组
曹组,北宋词人。生卒年不详。字元宠。颍昌(今河南许昌)人。一说阳翟(今河南禹县)人。曾官睿思殿应制,因占对才敏,深得宋徽宗宠幸,奉诏作《艮岳百咏》诗。约于徽宗末年去世。存词36首。曹组的词以"侧艳"和"滑稽下俚"著称,在北宋末曾传唱一时,浅薄无聊者纷纷仿效。但在南宋初却受到有识者的批评,甚至鄙弃。一些词描写其羁旅生活,感受真切,境界颇为深远,无论手法、情韵,都与柳永词有继承关系。►18篇诗文
-
出自唐代董思恭的《相和歌辞。三妇艳诗》 大妇裁纨素,中妇弄明珰。小妇多姿态,登楼红粉妆。丈人且安坐,初日渐流光。
-
成语发音: 「hào tiān bú diào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谓苍天不怜悯保佑。语本《诗·小雅·节南山》:“不吊昊天,不宜空我师”。朱熹集传:“
-
利害之忍第六十五利害之忍第六十五 利者人之所同嗜,害者人之所同畏。利为害影,岂不知避!贪小利而忘大害,犹痼疾之难治。鸩酒盈器,好酒者饮之而立死,知饮酒之快意,而不知毒人肠胃;遗金有主,爱金者攫之而被
-
成语发音: 「yí tiān yì rì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易:更换。比喻野心家篡夺政权。 成语出处: 《晋书 齐王冏传》:“赵庶人听任孙秀,移天易
-
唐-皎然临川千里别,惆怅上津桥。日暮人归尽,山空雪未消。乡云心渺渺,楚水路遥遥。林下方欢会,山中独寂寥。天寒惊断雁,江信望回潮。岁晚流芳歇,思君在此宵。形式: 排律押[萧]韵会员贡献还没有译注信息翻译
-
八拜之交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八拜之交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八拜之交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成语发音: 「chūn nuǎn huā kāi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形容美丽的景色。比喻事物得以顺利发展的良好环境或机遇。
-
我且不说,看他怎的!嫂嫂,俺哥哥觉来你支持,我也不是个善的,唬得我一个脸描不的画不的,一双箸拿不的放不的,一口面吐不的咽不的,我便有万口舌头教我说个甚的?兀那吃面的是谁?是孙二叔叔
我且不说,看他怎的!嫂嫂,俺哥哥觉来你支持,我也不是个善的,唬得我一个脸描不的画不的,一双箸拿不的放不的,一口面吐不的咽不的,我便有万口舌头教我说个甚的?兀那吃面的是谁?是孙二叔叔 出自元代萧德
-
《柯敬仲墨竹》首联以议论出之,谈画竹的难易繁简。诗人在此称赞柯氏墨竹之“简”。笔简,脱去形似的画风,力追写意,更能实现其气逸、其格高,这是文人画所追求的美学境界。“莫将画竹论难易”,开口就劝人不要
-
让行将逝去的生命之河荡起微澜——读张学东短篇小说《死水未澜》
让行将逝去的生命之河荡起微澜——读张学东短篇小说《死水未澜》◎许瓛张学东短篇小说《死水未澜》(载《福建文学》2018年第5期),通过对敬老院老人与小护士的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的细微描摹,将养老生活中的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