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真正成熟的人,看谁都顺眼
你是否也会在别人背后议论纷纷,或者对某个人看不惯呢?
那我们为何会看不惯别人?人家招你惹你了?还是你羡慕嫉妒恨了?
这到底是一种什么心理?
我们应该如何去改变自己的这种心理呢?
这个世界,本就绚丽多彩
俗话说:“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若我们看到的天空只有蓝色这一种,那么夕阳西下的黄昏和晚霞我们将无缘看到;
若我们看到的花儿全都是一种颜色,那么春意盎然、姹紫嫣红的鲜花我们将无缘看到;
若我们看到的人群全都一种肤色、一种相貌,那么试问你还如何分辨呢?这个世界也将失去了活力和生机,到那时还有什么意思呢?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老子
那些一直在变的其实才是唯一保持原本的,这样多样性、多元化的一切都在这个世界共存着。
之所以我们看不惯别人,就是因为内心深处的“不认同”。
实际上,这世间本无对错之分,大家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认知,再加上各自的生活阅历不同,导致对事物的观点也就千差万别了。
若是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别人,那就是道德绑架,一旦别人做的不合自己心意,就看不惯人家,这便是你的“小人之心”了。
自古以来就有君子和小人之分。《论语》中有这么一句话形容二者:“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试问谁不愿意亲君子远小人呢?
孔子的弟子子贡曾与绿衣人辩论,子贡问他:“一年有几个季节?”绿衣人回答:“三季。”
子贡说:“你错了,应该是四季才对。”但绿衣人坚持是:三季。后来子贡问师父孔子:“师父,一年不是应该有四季吗?为什么绿衣人硬要说是三季呢?”
孔子说:“你看到的是四季,但绿衣人他从来没能活到第四个季节,所以他以为一年就只有三季。那你们俩都没有错,只是看到的事物不同而已。”
本以为是别人眼光短浅,自己才是最正确的。殊不知这样大错特错。往往更成熟理智的人,看待事物比较全面,他们能够从心底里去包容并尊重彼此之间的差异性。
而君子是不会在同一个问题上争论不休,直到达成一致。他们是会彼此欣赏,取长补短,即使两人争论再激烈,也不会影响到彼此的关系。
北宋的司马光与王安石二人就是君子之交。
他们算得上彼此的政敌,各自认为对方的主张太过荒谬,自己的主张才是最正确、最应该被采纳的。
当司马光落难之时,皇帝让王安石来评价此人,王安石分别从人品、能力、才华等方面都夸赞连连,这才使得司马光得以保全。
当王安石被朝中大臣弹劾之时,皇帝让司马光提点建议,司马光十分诚恳地说道:“此人嫉恶如仇,胸怀坦荡而又忠心耿耿,有一种君子之风。”
这便是司马光与王安石的“君子之争”。
在利益面前,人们尚且可以做到君子之争,更何况我们所看不惯的人大都跟自己毫不相关!
内心藏风景,眼前无是非
王阳明的学生曾经问到:“花在深山中自开自落,跟我的心有什么关系吗?”
王阳明回答道:“你没看到这花时,花与心同归于寂,你来看它时,花的颜色一时亮白起来,你说这花在不在你心外?”
往往你在生活中看到的事物,就是你的内心所想。
换句话说,当自己看不惯别人时,觉得他浑身上下没有任何优点,实际上这些缺点也存在于自己的身上。
这就是心理学所讲的“投射效应”。
大文豪苏轼曾与好友佛印一起修禅之时,他问佛印:“你看我像什么?”“我看见你像一尊佛。”佛印回答道。
谁知苏轼对佛印说:“我看你像牛粪。”说完便很开心地离开了。回了家,他将此事当作笑话讲给了苏小妹,这是苏小妹笑了笑说:“哥哥你又输给了佛印。”
“因为佛印心中有佛,所以在他眼里万物就皆是佛;而在哥哥不能静下心来修禅,所以眼中自然而然也就看到不净之物了。”苏轼听完很是惭愧。
正所谓“相由心生”。王阳明也曾说:“满街皆为圣人。”
眼里有光,目光所及皆是美意;内心无花,似锦繁花与荒芜无差。
生活中,若是你看不惯一个人,那么你应该先反思自己,为何要将注意力过多地投放到别人那里?
你觉得别人不如你,不理解甚至还看轻别人,那这样你因此换来的“优越感”就会随时崩塌,根本无法扎根在你心里。
毕竟当你内心感觉到一丝丝骄傲优越的时候,你其实已经输了,而且输得很彻底。
一个人内心的满足应该是自我的充实,绝不是看轻别人而抬高自己。
如果你能够不断地提升自己,开阔眼界,那么你的内心就会丰富多彩,所看的这个世界也一定是绚丽多姿的。
最高级的修养,是接受他人的“不一样”
时光总是匆匆而过,不知不觉你在看不惯他人一事上已经浪费了大把的时间,与其如此,倒不如多多完善自己,接受他人的“不一样”。
将自己的标准强加于人,指指点点,似乎在彰显自己多牛,但其实这是自私,是强迫,是道德绑架。
在看不惯的背后,掩藏了一颗强求的心。
这个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谁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
对他人看不惯,实际上是自身的修养不够。
往往真正有修养的人很低调,他们不会表现自己,他们能够尊重他人。谁都有选择的权利,你凭什么要对别人的生活指手画脚?
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伏尔泰
现在人相处都讲究三观,到底何为三观呢?
即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三观不同的人相处会很累,之所以累,就是因为大家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同,观点不同,常常会争执不休。
当你看不惯别人的时候,想想自己有没有被别人看不惯的地方,毕竟人无完人。
若能“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已之心恕人”,那你离圣贤就不远了!
-
点绛唇 【宋】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简析】 春日,清晨,花园内。绿杨掩映着秋千
-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岑参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犁,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
-
普天乐·失题 无名氏 他生得脸儿峥,庞儿正。 诸余里耍俏,所事里聪明。 忒可憎,没薄幸。 行里坐里茶里饭里相随定, 恰便似纸幡儿引了人魂灵。 想那些
-
三月晦日送客 崔橹 野酌乱无巡,送君兼送春。 明年春色至,莫作未归人。 赏析: 古人把每月最后一天叫晦日。这一天,人们到野外游玩、宴饮,临水祓除不祥,故写晦日宴游的
-
之,上雪崖使君雪崖雪。玉垒浮云变灭。蓬婆外、晴白界天,西岭窗涵古今绝。秦山置下列。类媵姬姜娣侄。望太白、三百去天,六月人犹失炎热。缁尘苦为涅。问谁可配兹,千仞高洁。惟君雅号相优劣。有北正寒冽,传将移节
-
拆挂令·西陵送别 张可久 画船儿载不起离愁,人到西陵,恨满东州。 懒上归鞍,慵开泪眼,怕倚层楼。 春去春来,管送别依依岸柳;潮生潮落,会忘机泛泛沙鸥。 烟水悠悠
-
上留田 李白 行至上留田,孤坟何峥嵘。 积此万古恨,春草不复生。 悲风四边来,肠断白杨声。 借问谁家地,埋没蒿里茔。 古老向余言,言是上留田,蓬科马鬣今已平。
-
温乎曰: 正确的选择, 就是能承担由此带来的后果。 哪怕是留有遗憾, 也不后悔。 1 女子无才便是德。 对于这项优良传统,李清照从来都是不在乎的,父亲李格非也没有当回事,反而很用心的教她
-
风中琴 卢仝 五音六律十三徽,龙吟鹤响思庖羲。 一弹流水一弹月,水月风声松树枝。 作者简介: 卢仝(toacute;ng)(约795-835)唐代诗人,汉族,范阳(治今河北涿州市)
-
霜水明秋,霞天送晚,画出江南江北。满目山围故国,三阁余香,六朝陈迹。有庭花遗谱,口哀音、令人嗟惜。想当时、天子无愁,自古佳人难得。惆怅龙沉宫井,石上啼痕,犹点胭脂红湿。去去天荒地老,流水无情,落花狼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