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空前繁荣的原因:唐代的开放自由催生了唐诗的繁荣
唐诗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唐诗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传统,大大发展了歌行体样式,丰富了诗歌内容,把我国古典诗歌艺术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不可逾越的高峰。唐诗知名作者有2000多人,保存在《全唐诗》中的诗作40000多首。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骨陈子昂、诗杰王勃、诗魔白居易等诗坛泰斗,如满天繁星,熠熠生辉,其脍炙人口的诗篇,千百年来广为流传。“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鲁迅先生感叹:“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朝已被做完,此后倘非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再动手了。”
唐诗的空前繁荣,主要是因为:前代的广泛积累,为唐诗奠定了坚实基础;经济的发展,为诗歌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科举要考诗歌,造成了重视诗歌的社会风气。再就是唐朝在发展中解除了诸多束缚,政治开明,提倡儒家、道家、释家百家争鸣,允许外来宗教在国内传播,这对于开阔眼界、解放思想、促进文学艺术流派的交叉融合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为诗歌创作提供了“源头活水”。
最关键的一条,唐朝国力强大,统治者对自身充满信心,对存在的问题不避讳,人臣敢于进言,君主积极纳谏,诗人创作自由,反映社会问题迅速而尖锐。
我们不难看到,唐诗题材广泛,百花齐放,其中揭露封建社会的丑恶与黑暗,矛头指向贪官污吏甚至皇帝老爷的诗也占很大比例。李白的《古风·秦王扫六合》讽刺唐玄宗信神求仙,杜甫的《三吏》、《三别》揭露官吏的残暴和民间疾苦,白居易的《轻肥》抨击了官宦们的奢侈腐化。批评时政是唐诗的特色之一,比其艺术特色更加难能可贵。
《容斋随笔》载,“唐诗无讳避”,“唐人诗歌,其于先世及当时事,直辞咏寄,略无避隐。至宫禁嬖昵,非外间所应者,皆反复及言,而上之人亦不以为罪。”诚如作者洪迈所言,许多“讽谏诸章”,在唐朝诗人笔下“反复及言”,上面“不以为罪”,而“今人”、也包括很多古人皆“不敢尔也”。 隋炀帝曰:“有谏我者,当时不杀,后必杀之”。“隋氏以主骄臣谄亡天下”,“秦以不闻其过亡天下”。明朝诗人高启因写《宫词》,为朱元璋猜忌而被腰斩。李白、杜甫等如生在隋朝或明朝,可能死无葬身之地。
正是唐代的开放与自由,最大地拓宽了文学的创作空间,唐诗才能跃居文学之巅,成为诗歌之最。唐朝的强大催生了唐诗的繁荣,唐诗的繁荣折射了唐朝的伟大。带刺的唐诗不仅没有为唐朝抹黑,反而为唐朝的政治开明作了最好的注脚。
带刺的唐诗告诉我们,强大的国家不惧怕批评,害怕批评的国家难以强大。批评不是洪水猛兽,谄媚的赞歌才是。
-
播雨耕云,催就蕙兰铺锦绣 呕心沥血,润得桃李吐芳菲 一支粉笔,积淀千秋智慧 三尺讲台,寄托万世文明 书山向导,学海航标 做我园丁但愿栋梁擎大厦 为人师长须将德智化群星
-
皇太极,或作黄太吉、洪太时、洪太主、红歹是等,均为同音异写,也有称为阿巴海,生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他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八子,从小就受到努尔哈赤的喜爱,皇太极的生母叶赫纳喇氏,名叫孟古姐姐,是女
-
陆浑山庄 宋之问 归来物外情,负杖阅岩耕。 源水看花入,幽林采药行。 野人相问姓,山鸟自呼名。 去去独吾乐,无能愧此生。 作者简介: 宋之问(656—7
-
早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注释】 (1)孤根:孤独的根 (
-
洪武之治 明太祖即位后一方面减轻农民负担,恢复社会的经济生产,改革元朝留下的糟糕吏治,惩治贪污的官吏,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明太祖确立里甲制,配合赋役黄册户籍登记簿册和鱼鳞图
-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简析: 朱雀桥旁、乌衣巷里曾一度是高门望族的聚集之处,如今时过境迁,昔日繁华已如
-
一、奉天法古 儒家非常强调以天为则,以史为鉴,这就是要奉天法古。以天为则就是要效仿自然,顺从自然。对于自然,对于天地万物,我们必须按照其自身的规律去理解它,而不应该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去随意地
-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剩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苏轼词作
-
刘备共有四个儿子: 刘封﹝义子﹞,刘备养子。本姓寇,后因不援助关羽而令他被擒杀,刘备将他问罪,赐死。*刘禅,刘备长子。后登上皇位。*刘永,刘备次子。先为鲁王,后封为甘陵王。与刘禅宠臣黄皓不和,
-
钓雪亭空人老矣。短笛春风,来往鱼童喜。白石叽头青镜里。一篙香暖桐花水。波面白虹收不起。两两沙鸥,逐逐残凉尾。都羡酒边鲈脍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