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
不知不觉
核心提示: 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不知不觉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不知不觉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成语名字: 不知不觉 成语发音: bù zhī bù jué 成语解释: 没有意识到;没有觉察到。 成语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20卷:“圣贤之学是掯掯定定做,不知不觉自然做得彻。” 成语繁体: 不知不覺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无意识的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 觉,不能读作“jiào”。 近义词: 神不知,鬼不觉 查看更多不知不觉的近义词>> 反义词: 惊天动地  查看更多不知不觉的反义词>> 成语例句: 他的残忍和狠毒,时而不知不觉地在老人面前显露出来。(曹禺《王昭君》第二幕)-
【3954】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全二册)(郑天挺著,中华书局,86万字,2018年1月第1版,156元)△这本书是根据郑天挺日记手稿点校。日记起一九三八年一月一日,讫一九四六年七月十四日。其起讫时间,
-
【汲瓤: 注音:jiacute;qǔ 释义:(1)吸取经验。 (2).吸收。 造句:我到这里来是汲取经验教训的 汲取的近义词:吸取吸收 【吸收】: 注音:xīs
-
“一位真正的文坛宗师”——法朗士阿纳托尔·法朗士,法国作家、文学评论家、社会活动家。1873年出版第一本诗集《金色诗篇》,尔后以写文学批评文章成名,1881年出版《波纳尔之罪》,在文坛上声名大噪。以后
-
造酒忘米 【原文】 一人问造酒之法于①酒家。酒家曰:“一斗米,一两曲②,加二斗水,相参③和,酿七日,便成酒。”其人善忘,归而用水二斗,曲一两,相参和,七日而尝之,犹
-
晋书原文: 李含,字世容,陇西狄道人也。侨居始平。少有才干,两郡并举孝廉。安定皇甫商州里年少,恃豪族,欲与结交,含距而不纳,商恨焉。遂讽州以短檄召含为门亭长。会州刺史郭奕素闻其贤,下车擢含为别驾,遂
-
什么是“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指的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在西汉以后经过长期的发展而成,如尚书省形成于东汉,为了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在三国时期成立了中书省和门下省。随着组织形式和
-
全国政协新闻出版界小组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于芳表示,“我曾经到四川担任过古典文学朗诵比赛的评委,听到有的孩子念古文念得怪腔怪调,心里真的很着急。” 说到这里,
-
背公向私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背公向私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背公向私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初中语文文言文理解:塞翁失马 阅读文言文《塞翁失马》,回答问题。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
-
垂衣以君的解释?垂衣以君的典故与出处 《易·系辞下》:“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