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安思危的成语故事
居安思危
核心提示: 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居安思危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居安思危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成语名字: 居安思危 成语发音: jū ān sī wēi 成语解释: 居:处在。处于安全的环境;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难。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一年》:“《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 居,不能读作“jù”。 近义词: 常备不懈  安不忘危  查看更多居安思危的近义词>> 反义词: 高枕无忧  及时行乐  查看更多居安思危的反义词>> 成语例句: 得宠思辱,居安思危(清 钱彩《说岳全传》第六十回)-
回望历史,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兼并,使得天下狼烟四起。最终秦国灭六国、一统天下、北击匈奴、南征越族、建立了无比辉煌的丰功伟绩。从这一系列的丰功伟绩来看,自然是与秦国历代君主的雄心壮志分不开,与
-
出自唐代徐坚的《相和歌辞。棹歌行》 棹女饰银钩,新妆下翠楼。霜丝青桂楫,兰枻紫霞舟。水落金陵曙,风起洞庭秋。扣船过曲浦,飞帆越回流。影入桃花浪,香飘杜若洲。洲长殊未返,萧散云霞晚。日下大江平,烟生归岸
-
出自唐代罗邺的《老将》 百战辛勤归帝乡,南班班里最南行。弓欺猿臂秋无力,剑泣虬髯晓有霜。千古耻非书玉帛,一心犹自向河湟。年年宿卫天颜近,曾把功勋奏建章。
-
出自唐代褚亮的《祭神州乐章。肃和》 大矣坤仪,至哉神县。包含日域,牢笼月竁.露絜三清,风调六变。皇祇届止,式歆恭荐。
-
原文翻译注释⑴左省:门下省,居左署,故称“左省”。杜拾遗:即杜甫,曾任左拾遗。⑵“联步”句:意为两人一起同趋,然后各归东西。联步:同行。丹陛:皇宫的红色台阶,借指朝廷。⑶曹:官署。限:阻隔,引申为分隔
-
读渊明传 (明)袁宗道 口于味,四肢于安逸,性也。然山泽静者,不厌脱粟;而啖肥甘者,必冒寒出入,冲暑拜起之劳人也。何口体二性相妨如此乎?人固好逸,亦复恶饥,未有厚于四肢而薄于口者
-
全诗分为四段。“梁山”四句为第一段,是比兴性文字,作为发端。言夫妇之深情可以感动无情的土石。前二句言事,后二句言情。“东海”以下“大义明”以上十四句为第二段,写东海勇妇“捐躯报夫仇”。其义,可比报
-
内家宣锡生辰宴,隔夜诸宫进御花 出自五代花蕊夫人的《宫词(梨园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诗)》 五云楼阁凤城间,花木长新日月闲。 三十六宫连内苑,太平天子住昆山。 会真广殿约宫墙,楼阁相扶倚太阳。
-
李通,字次元,南阳宛人也。父守,身长九尺,为人严毅。初事刘歆,为王莽宗卿师。通亦为五威将军从事,出补巫丞①,有能名。莽末,百姓愁怨,通素闻守说谶云“刘氏复兴,李氏为辅”,私
-
出自唐代卢拱的《江亭寓目》 江郭带林峦,津亭倚槛看。水风蒲叶战,沙雨鹭鸶寒。晚木初凋柳,秋丛欲败兰。哀猿自相叫,乡泪好无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