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毫落纸
挥毫落纸
核心提示: 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挥毫落纸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挥毫落纸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成语名字: 挥毫落纸 成语发音: huī háo luò zhǐ 成语解释: 毫:毛笔。指写字或作画。 成语出处: 唐·杜甫《饮中八仙歌》:“挥毫落纸如云烟。” 成语繁体: 揮毫落紙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指写字或作画 成语结构: 连动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出自先秦屈原的《招魂》 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 主此盛德兮,牵于俗而芜秽。 上无所考此盛德兮,长离殃而愁苦。 帝告巫阳曰:“有人在下,我欲辅之。 魂魄离散,汝筮予之。”
-
1955年我国文艺界展开了对胡风文艺思想批判运动,并上升为对“胡风反党集团”的斗争,造成建国以来文艺战线上的一大政治错案。胡风(1902-1985)原名张光人,湖北蕲春人。1934年开始职业作家生活,
-
一人修路,万人安步。 一人作恶,万人遭殃。 一人不说两面话,人前不讨两面光。 一山出虎,百家猪死。 一字两头平,戥秤不亏人。 一好
-
肺石风清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肺石风清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肺石风清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出自唐代刘祎之的《酬郑沁州》 麒阁一代良,熊轩千里躅。缉图昭国典,按部留宸瞩。匪厌承明庐,伫兼司隶局。芸书暂辍载,竹使方临俗。节变风绪高,秋深露华溽。寒山敛轻霭,霁野澄初旭。已切长年悲,谁堪岐路促。遥
-
出自唐代刘得仁的《送车涛罢举归山》 朝是暮还非,人情冷暖移。浮生只如此,强进欲何为。要路知无援,深山必遇师。怜君明此理,休去不迟疑。
-
明史原文: 耿九畴,字禹范,卢氏人。永乐末进士。宣德六年授礼科给事中。议论持大体,有清望。正统初,大臣言两淮盐政久坏,宜得重名检者治之,于是推择为盐运司同知。痛革宿弊,条奏便宜五事,著为令。母丧去官
-
【承上启下解释】承接上面的,传接到下面或引出下面的。大多用于写文章或工作上。承:承接。启:开,引起。 【承上启下辨析】和“承前启后”意义相近,有时可通用。但“承上启下”多用于写文章,指文章的结构,着
-
出自唐代卢殷的《晚蝉》 深藏高柳背斜晖,能轸孤愁减昔围。犹畏旅人头不白,再三移树带声飞。
-
游褒禅山记游褒禅山记 【原文】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1]慧褒[2]始舍[3]于其址[4],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5]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6]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