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灵犀
一点灵犀
核心提示: 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一点灵犀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一点灵犀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成语名字: 一点灵犀 成语发音: yī diǎn líng xī 成语解释: ①唐李商隐《无题》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谓犀角上有纹,两头感应通灵,故以“一点灵犀”喻心心相印。②指聪敏。 成语出处: 唐·李商隐《无题》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成语繁体: 一點靈犀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 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例句: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7回:“何玉凤立地回心,一点灵犀悟澈。”-
出自唐代顾非熊的《出塞即事二首》 塞山行尽到乌延,万顷沙堆见极边。河上月沉鸿雁起,碛中风度犬羊膻。席箕草断城池外,护柳花开帐幕前。此处游人堪下泪,更闻终日望狼烟。贺兰山便是戎疆,此去萧关路几荒。无限城
-
忽听得门外敲骏马嘶,多情来至,心欢意喜,欲把银照,尤恐相逢是梦里
出自元代佚名的《【南吕】七贤过关 四时思情》 春风花草香,迟日江山丽。万紫千红,总是伤情处。恹恹为伊,愁怀为伊。 只听得管声,管声喧天地,总有笙歌不入愁耳。见莺花憔悴,杜鹃语声悲。梅子 心酸柳皱眉。一
-
出自宋代苏轼的《永遇乐·长忆别时》 孙巨源以八月十五日离海州,坐别于景疏楼上。既而与余会于润州,至楚州乃别。余以十一月十五日至海州,与太守会于景疏楼上,作此词以寄巨源。 长忆别时,景疏楼上,明月如水。
-
出自唐代武三思的《秋日于天中寺寻复礼上人》 妙域三时殿,香岩七宝宫。金绳先界道,玉柄即谈空。喻筏知何极,传灯竟不穷。弥天高义远,初地胜因通。理诣归一处,心行不二中。有无双惑遣,真俗两缘同。摘叶疑焚翠,
-
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出自唐代杜甫的《羌村三首·其三》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赫尔岑 亚历山大·伊凡诺维奇·赫尔岑(Александр ИвановичГерден,1812—1870)俄国作家、文学批评家、
-
暗凝伫。近重阳、满城风雨。 出自宋代周密的《扫花游·九日怀归》江蓠怨碧,早过了霜花,锦空洲渚。孤蛩自语。正长安乱叶,万家砧杵。尘染秋衣
-
出自唐代武三思的《宴龙泓》 登临开胜托,眺瞩尽良游。岩崿萦纡上,澄潭屈曲流。泛兰清兴洽,折桂野文遒。别后相思处,崎岖碧涧幽。
-
出自唐代杨发的《南野逢田客》 桑柘悠悠水蘸堤,晚风晴景不妨犁。高机犹织卧蚕子,下坂未饥逢饲妻。杏色满林羊酪熟,麦凉浮垄雉媒低。生时自乐死由命,万事在天管不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