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班半点
一班半点
核心提示: 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一班半点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一班半点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成语名字: 一班半点 成语发音: yī bān bàn diǎn 成语解释: 犹言一点半点,常暗指男女关系。班,通“斑”。 成语出处: 宋·黄庭坚《望远行》词:“且与一班半点,只怕你没丁香核。”宋·无名氏《错立身》戏文第二出:“近日来与小生有一班半点之事,争奈撇不下此妇人。” 成语繁体: 一班半點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很少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例句: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0卷:“只道楼儿便是床上,火急做了一班半点儿事。”-
昔年高接李膺欢,日泛仙舟醉碧澜。诗句乱随青草落,酒肠俱逐洞庭宽。浮生聚散云相似,往事冥微梦一般。今日片帆城下去,秋风回首泪阑干。
-
出自两汉王逸的《九思》 逢尤悲兮愁,哀兮忧!天生我兮当闇时,被诼谮兮虚获尤。心烦憒兮意无聊,严载驾兮出戏游。周八极兮历九州,求轩辕兮索重华。世既卓兮远眇眇,握佩玖兮中路躇。羡咎繇兮建典谟,懿风后兮受瑞
-
出自唐代宋璟的《送苏尚书赴益州》 我望风烟接,君行霰雪飞。园亭若有送,杨柳最依依。
-
张洽字元德,临江之清江人。洽少颖异,从朱熹学,自《六经》传注而下,皆究其指归,至于诸子百家、山经地志、老子浮屠之说,无所不读。熹嘉其笃志,谓黄干日:“所望以永斯道之传,如二
-
你多大年纪了?小人二十五岁 出自元代佚名的《杂剧·朱砂担滴水浮沤记》 楔子(冲末扮孛老同正末王文用、旦儿上)(孛老诗云)急急光阴似水流,等闲白了少年头。月过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老汉是这河
-
耿纯字伯山,巨鹿宋子人也。父艾,为王莽济平尹。纯学于长安,因除为纳言士。王莽败,更始立。会世祖度河至邯郸,纯即谒见,世祖深接之。纯退,见官属将兵法度不与它将同,遂求自结纳。世祖北至中山,留纯邯郸。会王
-
出自唐代薛曜的《送道士入天台》 洛阳陌上多离别,蓬莱山下足波潮。碧海桑田何处在,笙歌一听一遥遥。
-
谈文言文教学策略 翻阅一些资料,查询了一下“教学策略”的概念,大部分信息是这样概括“教学策略”的:教学策略是对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活动的程序、方法、形式
-
王方晨的短篇小说《武库省儿》,和他的《大马士革剃刀》的体量相同,一万二千多字。小说内容并不晦涩,又是第一人称“我”在叙述,因此很易进入。它是这样开头的,主人公降生那刻正遇一只老猫欲偷大娘家鱼而挨了一笤
-
韩退之答李翊书 六月二十六日,愈白。李生足下:生之书辞甚高,而其问何下而恭也?能如是,谁不欲告生以其道。道德之归也,有日矣,况其外之文乎?抑愈所谓望孔子之门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