徇国忘己
徇国忘己
核心提示: 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徇国忘己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徇国忘己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成语名字: 徇国忘己 成语发音: xùn guó wàng jǐ 成语解释: 徇:为国献身。为国献身,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 成语出处: 《宋书·谢晦传》:“逮营阳失德,自绝宗庙,朝野岌岌,忧及祸难,忠谋协契,徇国忘己,援登圣朝,惟新皇祚。”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 褒义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近义词: 徇国忘家  徇国忘身  查看更多徇国忘己的近义词>>-
作品简介《宫中词》是唐代诗人朱庆馀创作的宫怨诗。此诗表达宫女幽禁深宫的苦愁思绪,构思独特,新辟蹊径。一般的宫怨诗主人公是一位孤凄的宫女,这首诗却写两位宫女。诗从写景开篇,以景衬情,以热衬冷。百花盛开的
-
出自唐代陶翰的《早过临淮》 夜来三渚风,晨过临淮岛。湖中海气白,城上楚云早。鳞鳞鱼浦帆,漭漭芦洲草。川路日浩荡,惄焉心如捣。且言任倚伏,何暇念枯槁。范子名屡移,蘧公志常保。古人去已久,此理今难道。
-
出自元代朱凯的《杂剧·昊天塔孟良盗骨》 第一折(冲末扮杨景领卒子上,诗云)雄镇三关几度秋,番兵不敢犯白沟。父兄为国行忠孝,敕赐清风无佞楼。某姓杨名景,字彦明。父亲是金刀无敌大总管杨令公,母亲佘太君。所
-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归纳 一、通假字 (1)乃瞻衡宇 (衡,通“横”,横木) (2)曷不委心任去留 (曷,通“何”,为什么) (3)景翳翳以将入 (景,通“影”,日光) 二、古今异义 1
-
出自先秦宋玉的《高唐赋》 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之观,其上独有云气,崪兮直上,忽兮改容,须臾之间,变化无穷。王问玉曰:“此何气也?”玉对曰:“所谓朝云者
-
文星垂太虚,辞伯综群书。彩笔下鸳掖,褒衣来石渠。典坟探奥旨,造化睹权舆。述圣鲁宣父,通经汉仲舒。窗明宜缥带,地肃近丹除。清昼删诗暇,高秋作赋初。露盘侵汉耸,宫柳度鸦疏。静对连云阁,晴闻过阙车。旧僚云出
-
花蕊夫人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此诗为五代十国后蜀后主孟昶(935—965在位)宠妃花蕊夫人所作。据《十国春秋》卷五十:“慧妃徐氏,青城(今属四川灌县)人。幼有
-
出自唐代乔备的《长门怨》 秋入长门殿,木落洞房虚。妾思宵徒静,君恩日更疏。坠露清金阁,流萤点玉除。还将闺里恨,遥问马相如。
-
突厥是我国南北朝隋唐时期北方的游牧民族。据说北魏太武帝灭匈奴沮渠氏时,有叫阿史那的人带领五百家逃奔到蠕蠕(即柔然),世居金山(今阿尔泰山)以南。阿史那是他们的始祖,便以祖名为姓。金山状似兜鍪(战士的头
-
白居易赠君一法决狐疑, 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 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 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 一生真伪复谁知?白居易的《放言》是一组富于哲理的政治抒情诗,共五首。诗前有